专题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半月谈
2025年4月1日上午,劳动人事学院在求是楼34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人力资源管理系2025年春季学期半月谈”学术论坛第127期讲座。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工作与组织研究系和挪威BI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行为系的Nicky Dries教授作题为“工作的未来:一项研究议程”的讲座,为与会者详细介绍并系统梳理了有关“Future of Work”这一前沿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讲座由陈雯老师主持,魏昕教授、骆南峰副教授、赵锴副教授、李海蓉副教授、金秋萍老师、毛凯贤老师等学院教师,来自劳动人事学院、商学院以及外校共四十余位师生积极参与本次讲座。
Nicky Dries教授是鲁汶大学“未来工作实验室”(Future of Work Lab)的主任。该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分析未来社会构想来研究未来工作形态。同时,作为Journal of Management的副主编,Nicky Dries教授从杂志近年来发表的转向切入,为大家介绍了近几年管理学和组织研究领域在该一话题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并从what、when、who、how、why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工作的未来这一领域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Nicky Dries教授指出,该议题旨在研究尚未发生的事件和尚未存在的现象将如何影响当前时期之后的工作和就业。它不仅涉及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变革、技能需求变化以及社会公平等议题。在进行工作的未来的研究时,要注意区分近未来(8年内)和远未来(40年之后)的时间框架,不同时间框架下会产生不同的研究问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管理学者所要研究和代表的角色也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现有研究更多集中于管理者的视角,关注到了未来工作在企业福利、蓝领工人、工作价值、精英主义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Nicky Dries教授提出未来研究还可以关注到工厂工人、特定职业人群、研发人员、政策制定者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的未来这一研究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而在研究方法上,Nicky Dries教授指出现有的研究多依赖现有的工作场所中的技术,还没有充分地运用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方法,而是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工作的未来。未来研究可以采用二手数据、跨领域的文献综述、民族志研究以及纵向调查研究等综合的实证研究手段,来看到“未来的数据”。最后,Nicky Dries教授强调,为什么要对未来进行研究。是因为所有未来的研究与政治是分不开的,我们作为社科学者,我们对未来的研究会影响组织乃至社会的实践。
在对五个基本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后,Nicky Dries教授又给出了一些思维框架的示例,来说明对于工作的未来这一研究领域可以按照怎样的逻辑进行展开。
在讨论环节,多位老师和同学纷纷就分享的研究内容、社会现象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探讨。讲座接近尾声时,Nicky Dries教授再次强调了该领域的复杂特性。她指出,工作的未来这一研究领域时常要面对“你如何基于现在的技术和方法去想象未来的事情”这一问题,我们在研究中要打开思路,运用多类型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来建构工作的未来的研究。讲座结束后,与会听众积极互动,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或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提问,Nicky Dries教授热情回应并答复大家。
本次讲座进一步拓宽了与会师生对"工作的未来"研究领域的理解,为探索未来工作形态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公平、组织策略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启示。通过Nicky Dries教授的系统梳理,与会师生对如何运用前瞻性思维开展组织管理研究获得了启发。同时,讲座为学院师生与国际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桥梁,深化了跨文化研究视野的拓展,其关于技术伦理、政策协同与组织变革的洞见,为提升学院研究质量、推动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注入了前瞻性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