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劳动人事学院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1

2023年9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郭瑜教授、社会保障系系主任白晨副教授、社会保障系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以及来自《人民日报》理论部、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校友汇聚一堂,就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站在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角度,“社会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议题,站在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社会保障系与我院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社会保障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社会情怀更适合发展成为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毕业生的精神底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出的优秀学者始终活跃在国内社会保障学界,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首屈一指的学术团体。他表示,社会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制度建设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关系的挑战加剧和生产方式的平台化、虚拟化、分散化发展,社会保障领域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与会学者予以持续的关注,也是学院作为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在讲话中对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返回母校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这次研讨会既是一场学术讨论,也是院庆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他表示,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地高校任教,致力于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弘扬了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和坚定立场,他对各位毕业生取得的出色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新时代为社会保障专业的学者提供了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希望从人民大学出去的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摒弃精致利己主义、发扬志愿奉献精神、传承治学报国情怀,为社会保障改革、国家发展贡献真智慧。最后,他希望与会学者要借此会议积极交流和思考,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出发”。

随后,参会校友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发言。社会保障系2005级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主持上午论坛。2005级博士、《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张怡恬认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学理支撑;2006级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张浩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子系统提出了新要求;2007级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雄飞认为只有秉承现代化的本质,才能夯实社会保障制度理性构建;2010级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栗燕杰认为国内外经济社会新形势会对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2015级博士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许艳丽认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需要各方协调合力与优化治理体系;2006级博士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杨思斌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构建应成为社会政策的优先议题;2007级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志明认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保障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监管架构;2004级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乔庆梅认为工伤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发展需求最迫切的制度,因而高质量应当成为工伤保险制度追求的目标;2007级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汪敏,2007级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单大圣分别向研讨会提供了书面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社会保障系系主任白晨主持下午论坛。2005级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从自身西藏支教经历出发论述了民生与民心、社会保障与国家认同的关系;2004级博士后、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姚建平认为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社会救助标准体系改革要处理好四个关键性问题;2005级博士、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认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立法正当其时;2006级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张金峰认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应当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08级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龙玉其从意愿、资源与技能三个维度提出了完善家庭养老照料体系的路径;2008级博士、贵州大学教授高圆圆认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失能老年人的养老后顾之忧;2012级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陈诚诚认为国际的实践经验和国内的试点探索为我国长护险在全国范围内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依据;2010级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华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清单;2008级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琬认为我国亟需建立改善商业健康保险供给质量的长效机制;2013级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刘晓静认为“一老一小”社区福利服务治理应以需要导向为依据;2013级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蔡泽昊论述了劳权平等与福利公平的关系;2007级博士、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赵晓芳认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2016级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高静华认为欧美慈善话语体系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2019级在校生博士研究生代表冯梦龙认为中国亟需构建有别于欧美式的社会保障话语体系。2002级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杨方方,2007级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单大圣,2007级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汪敏,2014级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斌分别向研讨会提供了书面发言。

参与人员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一致认为,做好社保障研究需要尊重基本常识,尊重制度的基本规律;公平正义是社会保障的价值使命,建立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社会保障绝不能用供给侧改革来引诱需求,而是要通过社会保障的有效供给来满足有需要者的需要等等。

郑功成教授最后作总结讲话,并对在场的各位社会保障专业校友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各位校友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第一,要始终秉持社会保障专业公平、正义、共享的专业立场,维护社会保障核心价值;第二,要直面现实,深入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第三,要扎实治学,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将自身本事巩固得更厚实,发出主流声音,真正做到治学报国;第四,要团结协作,多沟通多交流,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为国家发展进步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