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2025年4月21日下午,《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5》启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347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启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劳动人事学院以及同道猎聘集团携手组建的项目团队精心筹备,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我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的研究与编制把脉定向。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人才中心双聘研究员、指数报告首席专家刘松博教授,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人才中心双聘研究员骆南峰副教授,同道猎聘集团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政府事务及业务负责人郑颖美,同道猎聘集团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权贵杰出席启动会。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邹先强,讲师林琳、冯雯、毛凯贤、陈泽阳、王亚婷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加启动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中心主任、指数报告首席专家李育辉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赵忠院长为《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5》的撰写指明了方向。他对报告中的数据准确性、案例典型性以及全篇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这些要素对于报告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赵院长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报告的编写工作,期望研究团队能够齐心协力,深入挖掘,交出一份更具深度与广度的高质量报告,为我国人才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刘松博副院长作为《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5》的首席专家,对报告撰写提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要求。他提出,报告中应增加人才工作卓有成效的城市(如深圳)的相关度,为人才指数报告注入新的活力与视角。同时,他还强调要加强政策转化度,团队应积极撰写内参、资政报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学界指引。此外,他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报告的工作中来,以增加其学术实践能力。
郑颖美院长发表了对报告的初步构思与想法。她表示,将深圳作为城市范例,联合粤港澳区域的协同发展,同时从行业角度进行深耕,将成为此次报告的创新点。郑院长认为,在原有指数模型上增加新维度,既有利于对比以往数据,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也可增加创新要素。同时,技术上的数据支撑以及团队的人员配置都足够完成报告需要,同道猎聘集团将积极配合研究团队做好数据支持与服务。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项目研究团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会成员在区域和行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诸多案例新思路,对城市选择、资政创新点、热点话题等也分享了各自独到的见解,为报告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李育辉教授在总结中对数据提交时间、书稿完成的关键节点、学生招募工作以及人员分配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安排,确保报告撰写工作的有序推进。
《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4》凭借数据详实、视角前瞻,已成为人才领域的重要参考。而《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5》作为“第二棒”,将深入聚焦国家
“十四五”战略收官年的关键议题,深度融合学术理论、产业实践与政策需求,力图为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研究树立新的标杆。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报告2025》的研究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各参与方将携手共进,为我国新质生产力人才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