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2025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全球劳动组织(GLO)共同组织的第八届RUC-GLO年会于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Micro Population Economics and Human Relations(微观人口经济学与人类关系)”,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院校的15位学者报告了最新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与国际劳动组织主席Klaus F. Zimmermann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赵忠教授指出,微观人口结构与人类关系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涵盖人口老龄化、教育和健康等议题。他欢迎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预祝年会圆满成功。Klaus F. Zimmermann教授回顾了全球劳动组织与劳动人事学院的长期合作关系,并简要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正式进入学术交流环节。

1日上午的主旨演讲由赵忠教授主持。国际劳动组织主席、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主编Klaus F. Zimmermann教授带来题为“Health Shocks and Wellbeing(健康冲击与福祉)”的主旨报告。

第一场学术报告由来自辽宁大学的陈烽助理教授主持。首先,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钱鹏展博士分享了题为“Unintended Demographic Effects of Educational Affirmative Action in China(中国教育平权行动的意外人口影响)”的研究。接着,北京大学博士后连莉莉报告了题为“Amplified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ies through Social Norms: Evidence from China’s One-Child Policy(通过社会规范强化人口控制政策:来自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证据)”的研究。最后,来自辽宁大学的陈烽助理教授分享了题为“Input-Trade Liberalization, Female-Skill Intensity and Fertility in China(中国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女性技能强度和生育率)”的文章。

下午的主旨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丽秋教授主持。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葛苏勤教授分享题为“Growing without Divergenc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on Low- and High-shilled Migration in China(增长但不分化:创新对中国高低技能移民的影响)”的研究。

下午第二场学术报告由浙江大学的周明海研究员主持。首先,北京大学博士生喻淼报告了题为“Maternity Leave Extensions and Gender Gaps: Evidence from an Online Job Platform(产假延长与性别差距:来自在线招聘平台的证据)”的文章。接着,浙江大学的周明海研究员分享了题为“Gendered Impacts of Housing Prices 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The Role of Sibling Sex Composition(房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影响:兄弟姐妹性别构成的作用)”的报告。最后,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副教授黄忱分享了题为“Short-Term Gain, Long-Term Pain: The Impact of An Unwanted Abortion on Women’s Employment(短期获益,长期痛苦:非自愿堕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的研究。
下午第三场学术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刘婉琳副教授主持。首先,西南财经大学夏一鸣博士分享了题为“Sad! I Got Talent but My Mom Doesn’t Know It: Parent-Child Belief Gap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令人难过!我有天赋,但我妈妈不知道:亲子认知差距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接着,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刘婉琳副教授分享了题为“Wired for Soft Skills: Early Life High-Speed Internet Exposure and Personality Traits(软技能的先天因素:早期高速互联网接触与人格特质)”的研究。最后,来自山东大学的沈丹青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题为“Returns to Major in China: Evidence from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中国的专业回报:来自断点回归设计的证据)”的研究。

11月2号上午的第四场学术报告由北京大学的施新政教授主持。首先,来自辽宁大学的何超副教授分享了题为“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How Favorable Shocks Can Be Bad for You(位置,位置,位置:有利的冲击如何对你不利)”的报告。其次,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博士生郭鉴铖汇报了题为“Farmland Transfer, Structural Changes and China's “Labor Reservoir”(农地流转、结构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蓄水池”)”的文章。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的施新政教授分享了题为“How Does Smart Technology lmpact Firms?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智能技术如何影响企业?来自实地实验的证据)”的文章。

第五场学术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葛润副教授主持。首先,来自暨南大学的罗唯助理教授分享了题为“Family Leave Policies and Gender lnequality in Executive Posi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家庭休假政策与高管职位中的性别不平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的文章。其次,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葛润副教授分享了题为“Winners and Losers: Firm and Labor Market Responses to China's Coal Capacity Reduction Policy(赢家与输家: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中国煤炭产能削减政策的反应)”的文章。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庄晨助理教授分享了题为“Unemployment and Subjective Beliefs: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2008 Labor Contract Law”的文章。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与国际劳动组织主席Klaus F. Zimmermann教授进行总结性发言,并对组织者与参会学者再次表示诚挚谢意。第八届RUC-GLO Annual Conference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