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发声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劳动人口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意味着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力群体也在改变。这一变化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措施有何联系?
数据显示,我国16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45到64岁人口占15到64岁人口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27.3%持续抬升到2022年的41.91%,平均年增长率为0.66%。我国面临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挑战。
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介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增加老年群体参与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规模就会增加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些老年群体,通过劳动收入的获得,整个消费水平就会提升,就会形成,从劳动供给到劳动收入到消费到产业形成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通过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措施,我国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通过延迟退休年龄,能够使得更多有能力、有经历、有知识、有经验的劳动群体继续参与到生产经济活动中,可以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活跃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就是靠优质的人力资源。国家的制度上,使我们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我们国家下一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这个政策把何时退休的权利交给了劳动者,实际上就有了很好的预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越多,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工作,而不是说就“一刀切”不能工作了。因此这个制度,从这个方面来说会推动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