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20年年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不确定环境中的政策确定——后疫情时代的劳动科学展望”。本届会议共接收到论文81篇,经学会秘书处组织十位专家双盲匿名评审,入选会议报告交流论文共54篇,为涵盖劳动经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
经秘书处评审专家组匿名打分,以评审评分为根本依据,共遴选出十六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12篇。经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授予这16篇论文“优秀论文奖”。我院多位师生荣获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20年年会优秀论文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郭晴(导师:曾湘泉)撰写的论文《数字金融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吗》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文章基于数字金融发展,构建返乡农民工职业选择理论模型,对推拉理论进行再拓展,并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对宏观经济下行与疫情冲击背景下我国重点人群“稳就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郭晴在“劳动就业”分论坛做论文展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郭瑜副教授与张寅凯撰写的论文《现代化变迁下城镇老年人的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养老预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崔颖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刘宏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丽秋副教授撰写的论文《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Survival in China: Gender Difference and Mechanisms》,以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侯增艳主任撰写的论文《新时代培育人力资本服务新动能思路与对策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我院郭瑜副教授在“社会保障”分论坛做论文展示

我院赵丽秋副教授与刘宏教授等合作的论文在“人力资本投资”分论坛做论文展示
我院教授曾湘泉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毛宇飞合作的论文《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自招聘网站数据的经验证据》荣获三等奖,此外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凤莲教授与宿景春、杨鑫尚撰写的《家务分工与幸福感》等十余篇论文也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次年会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关注后疫情时代的重大劳动科学问题,展示国内劳动经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在不确定环境下助力我国政策制定、促进劳动力市场与我国经济稳定向好发展。
附: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20年年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郭晴
题目:《数字金融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吗》
二等奖(3名)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侯增艳
题目:《新时代培育人力资本服务新动能思路与对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郭瑜、张寅凯
题目:《现代化变迁下城镇老年人的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养老预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崔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刘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丽秋
题目:《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arental Survival in China: Gender Difference and Mechanisms》
三等奖(12名):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凤莲、宿景春、杨鑫尚
题目:《家务分工与幸福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毛宇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曾湘泉
题目:《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自招聘网站数据的经验证据》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萍、谌新民
题目:《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代际职业流动的作用分析》
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王春超、肖艾平、周宇
题目:《Teamwork and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蒋梓钰、胡楠
题目:《网络求职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交媒体话语的扎根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俊
题目:《留守、竞争与儿童执行控制能力发展——基于中部农村儿童的实验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王霆、刘玉
题目:《2015-2020年大学生就业政策量化评价研究——基于文本挖掘的PMC指数模型构建》
湘潭大学商学院,湛泳、胡艺怀、陈华帅
题目:《从军经历的身份福利效应:基于退役军人群体的经验证据》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业辉
题目:《How the Higher Education Impacts on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Individuals? A Quasi-experiment of China》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罗艺旸;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杨松涛
题目:《Gender Peer Effects on Students’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s》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张艳华
题目:《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工会效应——来自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验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赵文泽;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冯珺
题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新就业形态研究——以“共享员工”模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