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信副司长指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需要改革和创新,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要摆脱“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窘境,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高峰论坛主题演讲阶段,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工资福利专委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发表《构建责任与权限相统一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主题演讲,该演讲高屋建瓴,介绍了当前我国公务员薪酬管理的现状、突出问题、国际经验及做法,与会者受益匪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王辉教授发表《专业的回归:从“流浪地球”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主题演讲。王辉教授从“流浪地球”开始,在总结国内外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炼出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拥有的态度、知识、技能、经验,并详细介绍了哪些指标能够有效预测人的绩效,重点突出了选人的重要性。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苏中兴教授发表了《国有企业与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革命》的主题演讲,深刻解读了新时期国企改革的“1+N”政策体系和“双百行动”计划,并指出国企动力机制改革的三大要点:企业家队伍建设、干部能上能下、分享机制革命。苏中兴教授还重点介绍了超额利润分享、合伙人、期权、跟投、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方案在企业中的应用。
51社保CEO余清泉发表《技术驱动破解人力服务业成本病》的主题演讲,从技术角度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已从制造时代转变为服务时代,要肯定技术但不唯技术论,管理思想更重要,技术和管理的融合能够带来商业模式创新和成本结构的改变。
下午四个平行分论坛同时举行。第一分论坛由来自于全国21个省市的工资福利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围绕“十四五”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进行了研讨,何宪会长、吴常信副司长作了重要总结。第二分论坛是企业人才管理分会场,与会的华为、壳牌等30多家企业代表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师生就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领导人才、创新驱动的人才管理、工匠精神、华为的薪酬激励机制、组织赋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互动。第三和第四分论坛是学术分论坛,来自不同学校的学者围绕着入选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大会聚集了各界有识之士,交流了人才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工资福利和激励机制研究,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